[閱讀筆記] 回饋隨筆—《SCRUM敏捷實戰手冊》

前情提要

朋友在一個知識型部落客的團隊中工作,
作了一個有關 Scrum 的影片,
恰巧我最近的工作與 Scrum 的導入有比較深的關係,
影片我也蠻喜歡的,就稍微作個筆記當作回饋。

回饋隨筆

第一點,讓我可以看到非業界人員初探 Scrum 的角度,
我第一次「知道」Scrum 已經是在 C 社的事了。
有點忘了第一次接觸的「初心」,台灣非軟體人說這方面的非常稀少。
能夠提供不同視角是很重要的。

橄欖球列陣這部份我蠻喜歡的; 雖然直譯就知道 Scrum 原本的意思,
但是離「光速蒙面俠」太遠,已經有點忘了那些規則,
現在對比起來真的很像,為了一次的達陣,你需要多少衝刺 ?
戰術又該怎麼選擇 ? 球員平時的訓練與臨場反應是不是也可以映射到這個業界呢 ?

整個影片很淺顯易懂,口齒清晰即使放到 1.5 倍速還是聽得清楚,
可惜的是汽車廠 5 年轉型的故事我想知道更多細節或出處,
不是很喜歡「一半的時間,作兩倍的工作」的結論,
我覺得是書商的行銷手段,不是 Scrum 的目標與強項。
產能的提昇不過是個結果,重點是三大支柱對團隊帶來的效應。
沒提到透明性、檢視性與調適性我覺得蠻可惜的,

另外個人的工作流程我不覺得需要跑 Scrum ,
可以試試 GTD 或 PDCA ,而且你會發現很多類似的觀念與原則。
Scrum 設計上是適合小型團隊的,業界說法是 3~9 人,不含 PO 與 SM
多人的公司也有很多別的方法論(EX: LeSS or SAFe),這裡我不多開戰線,敏捷無它「務實」而已。
方法沒有不好,只有適不適合。

差異

有些用字跟業界不太一樣有點可惜,硬要翻譯不如保留英文或是業界常用翻譯。
Scrum 跟規格固定應該沒有什麼關係,不過工程上的確這樣作會帶來一些好處。
Scrum 跟 Agile 本質上還是有些不同, Agile 比較像願景、原則比較抽象的層次。
複習一下 Agile 的宣言

  • Individuals 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s
  • Working software over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
  • Customer collaboration over contract negotiation
  • Responding to change over following a plan

Scrum 是業界較常見的框架而且與其它工作法相容性非常的高,
就我個人而言擷取過 XP、GTD、番茄鐘、ORID 與 ToC 等方法。
作為一個框架,有彈性的包容各種方法是它如此廣佈的原因之一。

最後 Scrum 無法擺脫加班、Scrum 無法擺脫加班、Scrum 無法擺脫加班
不要盲從,Google 是先成為 google 才有導入 Scrum,你導入 Scrum 也不會成為 Google。
丟書前多想 3 秒鐘,丟桌上不如丟臉上,丟書不如丟辭呈。

參考

(fin)

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Gitalk. :D
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LikeCoin. :P
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LikeCoin. :P